詩安國際介紹寶寶吃手怎么辦?
詩安國際介紹寶寶吃手怎么辦?詩安國際月子中心加盟的老師說,相信很多媽媽遇都會到一件很煩惱的問題:
“我家的孩子一歲三個月大,總是不喜歡吸奶嘴,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,怎么辦?”
然后,各路人馬都有自己的辦法:打手、強行拉出來、大聲喝止、抹辣椒、抹黃連、帶手套……OMG!這是跟寶寶有多大仇啊!
不少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,為什么寶寶總是喜歡把手或者其他物品塞進嘴里?寶寶這樣的行為是好是壞,又要怎么做才可以正確解決呢?
為什么寶寶愛吃手?

寶寶認識這個世界,首先是嘴開始的,而手對于大腦還沒有完全發(fā)育的寶寶來說,只是一個外在的東西,而不是自己身體的一個器官。因此寶寶常會用嘴來吃手、啃玩具、咬衣角。從一開始吸吮整個手,到靈巧地吸吮某個手指,這說明:孩子大腦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,從而能夠促進大腦、手和眼的協(xié)調(diào)能力。
寶寶吃手的階段性表現(xiàn)
·2-5月齡
2-5月齡的寶寶吃手是很自然的。這個階段寶寶開始認識自己的手,并在大腦皮層的指揮下,準確將手放到口腔吸吮,完成了手、眼、腦功能的協(xié)調(diào),是寶寶智力的一個大發(fā)展。
·6-12月齡
6個月以后,多數(shù)寶寶出牙了。出牙時寶寶會感覺不舒服,咬自己的手指、拳頭或其他物品來安撫自己。
·1-2歲時
1歲后的寶寶吃手,主要是尋求安全感,寬松、溫馨的家庭氛圍會增加寶寶的安全感,家長要避免過度指責批評寶寶。如果寶寶長時間專注地吃手,家長需要引導寶寶。
寶寶吃手為什么不需要阻止
綜上所述,對于吃手,家長們真的真的不需要太擔心。吸手指是正常的反應(yīng)(嚴肅臉),有一些嬰兒甚至在出生以前就吮吸手指了,一般不需要阻止!

寶寶吃夠了,自然也就不吃了。如果一味地阻止寶寶享用吮吸的樂趣,未來反而可能變得調(diào)皮、沖動、缺乏自制力。而上面提到的打手、抹苦的東西,簡直是反人類的行為!一時的,換來寶寶內(nèi)心的傷害和長遠的陰影,劃算么?
如果媽媽們擔心病從口入,我們平時做好衛(wèi)生就好,勤洗手,或是用一條薄薄的紗布巾;如果是擔心對牙齒不好的,美國兒科學會表明,頻繁吮吸長達三四年以上才會對牙齒造成影響,所以除非4、5歲了還在吸手指,否則不用焦躁噢!
什么時候需要對寶寶吃手加以控制?
詩安國際介紹寶寶吃手怎么辦?一般兩歲后,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。但若到了4歲還有吃手的習慣,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里上的問題了,如體內(nèi)缺少鋅、鐵等微量元素等,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(xiàn),如壓抑、焦躁、強迫。這時父母就要及時糾正。

1、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
更好的方法是了解兒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。除了滿足孩子的日常需求外,還要豐富孩子的生活,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,提供有利條件,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,和小伙伴們一起玩,分散對固有習慣的注意,保持愉快活潑的生活情緒。
2、家長要耐心
家長要耐心、冷靜地糾正兒童吮吸手指行為。對于這類患兒切忌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,不要嘲笑、恐嚇、打罵、訓斥,更不要使用捆綁雙臂或戴指套強制性的方法。因為這樣做,不僅毫無用處,并且會使兒童感到痛苦、壓抑、情緒緊張不安,甚至產(chǎn)生自卑、孤獨等情況。而且一有機會,孩子就會更想吮吸手指,而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為頑固化。
3、養(yǎng)成合格的衛(wèi)生習慣
從小養(yǎng)成合格的衛(wèi)生習慣,不要讓孩子以吮吸手指來取樂,要耐心告誡孩子,吮吸手指是不衛(wèi)生的,不僅會引起手指腫脹、疼痛,影響下凳骨的發(fā)育及牙齒變形,而且容易把大量的臟東西帶入口內(nèi),引起消化系統(tǒng)病及其他傳染病。
4、分散注意力
每當孩子吸手指時,應(yīng)以嚴厲的目光注視孩子,并以堅定的口氣說:“不行!”同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當吸指行為有所減少,就要及時鼓勵和表揚,并要向孩子說明,只要能減少這種行為,控制這種行為,他就會得到獎勵,采用這種“正強化”治 療,可有明顯的用處。詩安國際月子會所的人士為大家提出的這些建議已經(jīng)是非常詳細和全面了。如果各位準媽媽還有不太清楚或不明白的細節(jié)問題,可以撥打熱線電話進行咨詢,詩安國際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會熱心為您解答。